隨著我國環保要求的提高,針對燃煤企業控制SO2排放量的監管力度也越來越嚴格,這對玻璃鋼脫硫塔的設計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這就需要我們在煙氣處理的每個階段都做到最好,包括廢氣收集、噴淋吸收、除霧脫水等結構都要做好優化。
玻璃鋼脫硫塔的煙氣脫硫方法常用的是石灰石+石膏的濕法吸收技術,分為噴淋、鼓泡以及液柱等結構,而噴淋式脫硫塔以穩定高效的工作效率和低廉的運行成本占據了市場主流,不過在氣液兩相接觸,發生化學反應后,氣體中會夾帶大量的吸收液,而這些液體由于吸收反應包含了硫酸鹽、粉塵等污染性物質,如果不使用除霧器加以脫水,這些液體能腐蝕或堵塞下游煙道和設備,并且直接排放也無法達到環保效果。
我們通過調整空塔流速、除霧器與噴淋段距離以及除霧器結構等方法,對玻璃鋼脫硫塔內部的除霧效果進行了反復測試,并結合現場使用情況的深入研究,確定了脫硫塔的內部結構優化方案,通過模擬現實中氣體進入除霧器的條件,為我們提供了一套支持優化的理論依據,并成功運用到產品的制造過程中,我們也懇切希望客戶在使用過程中為我們反饋脫硫塔使用狀況。